常亮:情商的源起 "8dIlc
——智商测试引发人类智能的研究与讨论 +Bz>
~}HMJg5XEU
作者:常亮 x2Pv g/
ZKiyoz
dLvMG#&u{l
1883年,英国人类学家、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法兰西斯·高尔顿(FrancisGalton)发表了《人类才能及其发展的研究》,开创了对人类智力进行科学研究的先河。 4{7=B
_
E. u@$Jw3
1904年,法国教育部组织了一个专门委员会,委托专家研究公立学校低能儿童的管理问题,心理学家比纳(Binet)是这个委员会的委员。比纳试着用一种测验的方法,以辨别有心理和智能缺陷的儿童。1905年,比纳和西蒙(Simon)成功的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科学量表,作为鉴别儿童智力高低的依据。 l!]V[Hz5:
73 M3s?
这一工具得到法国教育部的重视,继而被大力的推广。不久,为成人编制的智力测验科学量表也出现,并逐渐引发了西方社会智商测试的热潮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,约有200万人参加了智力测试。测试的结果被用来作为职位安排的凭据。到第二次世界大战,又有数百万人进入测验者的行列。尤其在后来的美国,智力测验成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部分。到20世纪末期的西方世界,很少有人能够避免这种测验。学校智商测验的分数,决定了谁被定为弱智、天才,决定谁进入名牌大学,或被提供其他训练与教育机会;而在一些部队和大型企业里,谁该提拔当军官,谁晋升出任管理岗位,智商测试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。 -PZ~08w3
0U[*9pOz
可以说,作为一个人生活是否成功的预报器,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智商测试已经成了一个黄金标准。 5d<D"
;$GYFo;
然而,自智力测试百余年以来,智商测试是否有效,智商能在多大的程度上预测一个人的未来,这个关键的问题引起了心理学家们广泛的争议与深入的研究。 }PM&
a
kLsoZ<:
1925年,爱德华·桑代克Thondike在智商概念的范畴之外,提出了社会智力(social intelligence)的概念。Thondike认为,拥有社会智力的人“具有了解及管理他人的能力,能在人际关系上采取明智的行动”,并把“社会智能" 描述为与他人相处的能力。 ~b+avc}07
[&*cb}tg
1935年,美国心理学家Alixander在他的《智力:具体与抽象》一文中提出了非智力因素(nonintellective factoers)的概念。 .i5shrI`
>@Fmq u
1940年,大卫·韦克斯勒Wechsler提出普通智力中的非智力因素,并于1943年提出非智力因素是预测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。智能的情感部分可能是生活成功的必要组成部分。 YsL1Wp
^J88&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