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历

2025 - 1
   1234
567891011
12131415161718
19202122232425
262728293031 
«» 2025 - 1 «»

存 档

日志文章


2015-03-13

探寻一段心灵之旅

[font=宋体]  >v,>d{&  
[/font]
0Jpd(7  
[font=宋体]我一直想我有没有这个勇气,抛开世间的繁杂,去净化自己的心灵。后来我发现我没有这个勇气,因为我的杂念太多,虽然有时我也很想走进他们的世界,了解他们的生活,与他们一起修炼自己的德行,但是那些都是一种想法罢了,就如作者所说:“出家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,得是真的有志向把自己彻底奉献给他人的人,真正能断绝世间欲乐而把全部身心用于获得根本智慧的人。”这怎么是普通人能够做到的。 ahvTvy\X  
[/font] 5Cwy E\B  
[font=宋体]刘书宏(贤书法师)是一个两个孩子的父亲,他也曾经是作家、企业家、编剧,然而正当人生大好年华,他却选择了修行,而且是绝决的修行。他出家前与自己七岁的儿子说:“最后一次与你妈妈去看你,那算是我在人世间的最后一次。”他说他是爱他的孩子的,他的离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离开,而是斩断了孩子想抓住的那棵“救命稻草”,从此他们要自己感受人世间冷暖,要学会自食其力,贤书法师觉得这是给孩子成长所送的最好礼物。 su8v_Z  
[/font] J#5D+umd  
[font=宋体]贤书法师说,在庙里修行,也不是一团和气的,有的时候为了干活也会分出帮派,比如和泥,有的人建议分着和泥,有的建议一起和泥,就为这简单的事也要理论,但是只要理论的时间久了,人的耐性也就没了,虽然大家不会动手,但是总会有一方妥协,他们中就有一方因为高超的记忆,把对方说服了,对方以磕头表示妥协,最后呢,哪一方胜利了呢?谁也没记住,只是知道泥是和好了,房子是盖上了,至于是怎么和的,大家都忘了。 #{mv*Bq!m  
[/font] `VgAlu%k  
[font=宋体]在人生的转角处遇到了佛主。贤书法师的《半路出家》正是讲述他出家后对人世间的重新再认识。他很淡定地说:“别把这本书当做能够给与你什么来读,只把它当成你旅行时的消遣就可。”这是把一切都看淡的体现,当然他都能舍下世间的父母和子女,他一定是悟出了更多,但凡还有些杂念的,也不会如此绝决。 p9_J` rvwN  
[/font] :s&+2R30  
[font=arial]对自己怀有希望,对世界充满慈悲,这是贤书法师留给自己的。突然我想起我之前写过的一篇小文“慈悲”,内容如下:“一座小小的庙里,住着一位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。一天,老和尚看见小和尚蹲在一棵树下做着什么,就悄悄地走到他的背后:原来是两群蚂蚁在打架。小和尚正用一根麦秆拨开一对对厮杀的蚂蚁。老和尚微微一笑,暗暗拿来一块糕饼,用手碾碎了,俯身撒在正在争斗的蚂蚁中。蚂蚁的天性使然,都去争抢天上掉下来的食物往窝里拉,渐渐停止了争斗。小和尚高兴地问老和尚:你撒的是什么?老和尚慈祥的说:是佛祖的慈悲。小和尚指指地上的蚂蚁:对它们来说呢?它们并不知道佛祖啊!老和尚点点头,摸着小和尚的头:对它们来说是生存的欲望。几年后,天下大旱,官府的苛捐杂税又引发了一次次兵戈铁马的争斗,很多灾民流离失所,逃荒到别的地方,小庙里经常住进灾民。老和尚和小和尚虽然很努力地化缘求布施,还是没用多长时间,小庙里的积攒的粮食就被吃空了。连老和尚和小和尚也几天都没东西可吃,已经饿得奄奄一息。这时,虚弱的小和尚偶然发现一群蚂蚁围着一块馒头,原来是灾民在争抢中,掉落在角落里的一块干粮。小和尚捡起来吹落上面的蚂蚁拿来给老和尚。老和尚问:你拿来的是什么?小和尚想了想答:是佛祖的慈悲。老和尚微笑了:与你是佛祖的慈悲,与我却是短暂的欲望。我已经不需要它了。小和尚哭了。思索良久,又把馒头放回原来的地方。几只蚂蚁立刻又扑上来……小和尚回来盘坐在老和尚对面平静的合十:师傅。老和尚愣了愣,眼眶里流下一行老泪,他挣扎着坐起来,也对小和尚双手合十:师傅。是夜,小庙里的铁钟无风自鸣……”或许这就是贤书师傅要修行的吧。[/color][/font] "D~(Z%^wd  
[color=#000000]我是打心底里敬佩师傅的,他们的修行确实是我辈无法做到的,贤书师傅说:“出家,一样尽孝。因为出家也不是世人想象的那样弃绝亲情,而是另有超越世间的高度,另有事关无限生命的智慧和意趣、理路和世界观。”仅这些,就足以够我们参悟了,我们何时能够做到小和尚那样,将佛主的慈悲再次放下,那他就配称为师傅了。此刻,我只想说,离苦得乐!
(VVWfn}F  
t}E;qm;N  


类别: 随笔 |  评论(0) |  浏览(3635) |  收藏